吹着新溪湾盐田的海风
听着铿锵有力的劳动号子
看着精彩纷呈的舞狮表演
播种下希望种子
……
这堂生动的劳动实践课
把师生和家长们都彻底 “圈粉”
大伙儿直呼也太过瘾啦!
还想再!来!一!次!
“第一次把知识用在种菜上,课本内容一下子变活了!”
“原来种植这么有趣!我学会了怎么挖坑、怎么播种,还知道了怎么照顾小苗长大。”
孩子们稚嫩的话语
展开剩余82%响彻在新溪湾盐田上
这是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新埠学校
204名小学生们
在教师与家长的陪伴下
种植地瓜、空心菜等作物的场景
在这堂没有“天花板”的户外课堂上
新埠学校以“盐碱地生态农耕”为纽带
打破学科壁垒
整合语文、数学、科学等多学科内容
让孩子沉浸式体验
“翻地—种植—养护”全流程
不仅解锁了劳动技能
更在触摸盐碱土、
观察作物特性的过程中
把科学课上学的“生态多样性”
“土壤改良”等知识
变成了看得见、摸得着的体验
此外
该校距实践基地仅30分钟车程
经江东大道转新溪湾路即可到达
无复杂交通节点
可有效控制学生往返时间与交通成本
同时,学校紧邻海岸
90%的学生有赶海、
观察滩涂的经历
对“滨海盐碱地”的生态特征
有天然感性认知
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
简单的劳动体验
更是一堂生动的生态教育课
也是海口教育系统
对 “家校社” 协同育人机制
的深度探索与实践创新
下一步
市教育局将持续深化
“学校主导、家庭参与、社会支持”
的教联体协同机制
深化“全方位、立体化”育人体系
助力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、
科学思维与合作能力
为海口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
发布于:北京市天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